微剂量X射线安检的正当性论证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1-13

  •   随着一系列重大核辐射事件的解密曝光,公众越来越关注辐射安全。近期,环保部发布文件要求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停用X射线人体安检设备,引发争议,很多人对日常生活中的辐射表示担忧。而生活中的辐射是无法完全屏蔽的,因此普及辐射知识成为学术界的新课题。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会刊《中华医学杂志》主办的“微剂量X射线人体安检设备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委员会、解 放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医疗和安防机构的多名专家出席会议,就特殊人群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最优化、安检辐射标准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辐射,谈之色变却无处不在

      对于如何考量辐射与风险, 《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刘建新教授介绍道:目前国际上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线性无阈”概念,认为只要接触辐射都会有累积的危害;另一种是“线性有阈”概念,认为只有一次辐射达到一定量才能对人体有害。

      对此,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委员会委员牛延涛教授指出:人体接触射线可能产生两个效应——确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当辐射剂量累积到一定剂量值,就产生确定性。而一般情况下,医疗照射放射诊断也很难达到确定效应。随机效应在国际上也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就是线性无阈,另一种就是线性有阈。当人接受低剂量照射的时候,在一定的低剂量范围内对人体没有任何风险,当剂量达到一定值的时候,会增加产生的辐射风险,致癌效应和接受的辐射剂量是线性正比的关系,低于阈值的时候是绝对安全的。这一观点基于一个现实:人类每天都要受到自然界的辐射。

      一个人在地球上正常生活一年,接受的背景辐射都加起来,全世界人均2.4mSv/年。中国稍高一点,是3mSv/年。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来也没有离开过辐射,土壤、岩石、甚至食物和水都有微量的放射性,还有宇宙辐射等等。这些自然界的辐射被称为天然“本底辐射”。

      X射线就是一种电离辐射,当人体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时,会有一定概率导致分子电离、化学键断裂、DNA损伤,进而引发人体的生理反应。这样的生理反应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本来就存在一定强度的电离辐射,也就是“本底辐射”。本底辐射似乎并未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明确的影响,是因为本底辐射的剂量很小,低于一定阈值,因此不会产生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尽管从受精卵形成开始,我们就在接触本底辐射,却一直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

      因此,对于微剂量X射线设备的使用,牛延涛教授认为,这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正当性才是问题的关键。

      正当性,关乎技术还是关乎伦理?

      “X射线设备能不能用,几乎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伦理问题。要充分考虑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肯定其应用对社会利大于弊,确定实践活动方具有正当性。”牛延涛教授表示。

      “正当性”就是利益一定要大于代价。据专家介绍,根据中国电离辐射防护国家标准(GB18871-2002),在引入伴有辐射照射的任何实践活动之前,必须经过正当性判断。

      比如乳腺癌检查。腺体对射线非常敏感,接受一次辐射剂量就存在致癌的效应,本来没有乳腺癌,由于接受辐射剂量可能会导致乳腺癌。但是目前乳腺癌发病率高,如果早发现早介入,五年的存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关键是早发现。这就是一个利益代价比的问题。检查利益超过的辐射带来的潜在风险,即被认为具有正当性。

      根据美国的数据,一百万个妇女中,正常的妇女每年接受一次X射线的照射,会有6个人因此得乳腺癌。就是一百万分之六的概率。而获得的利益,就是100万个人里,早期的筛查可以降低40%的死亡率,也就是可以挽救600人的生命。100万人里通过乳腺癌的筛查可以挽救600个人的生命。付出的代价是会有6个人因此得乳腺癌,所以利益代价比就是100比1的关系,因此论证了乳腺癌的筛查是正当的。

      正当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美国“911”事件以后,美国迅速启用了X射线设备,在当时的时机公众接受度就比较高,所以正当性还要看当时的社会环境,最关键是能给公众带来什么样的利益,比如说存在很大的公共安全风险,人工安检可能漏检,只有通过设备才能检出来,而微剂量X射线安检设备每次检测辐射剂量很低,大概是0.25微西弗(μSv),如果一年最多接受800次安检,累积剂量是200多微西弗,小于做一次CT的剂量,这种情况下获得的利益就会大大提高。

      与会专家刘健新教授也指出:牵扯到公众利益,正当化判断一定要非常严谨。一是通过职业的约束,如何通过职业约束减少公众在检查过程中的剂量。另外要避免示范效应,即便用微剂量X射线设备确实安全性非常好,但要避免无条件的推而广之。

      公共安全,如何权衡全局形势与局部需求?

      正当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具体情况和地区形势的不同而变化,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公共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尤其当反恐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微剂量X射线设备的正当性更是需要有关部门的深入探究,合理权衡局部需求、公众利益和国家战略需求。

      记者也从有关铁路部门了解到,从2016年1月1日到1月10日,经过无区别检测,单台微剂量X射线设备在十天测试时间内检查出毒品、刀具等违禁物品27例,原有人工安检通道每天每通道检测出违禁品的数量小于1件。这表明,微剂量X射线安检设备在反恐、查毒等工作的效率提高了至少2.7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站、机场等地违法人员流窜作案的风险,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等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试结果也显示,微剂量X光人体安检仪单次检测时间只需三秒,以往普通安检方式彻底检查一人至少需要30秒,若以节假日高峰期出行的人流量来说,最少可降低旅客30分钟的等待时间。

      成都机场之所以启用微剂量X射线设备,是综合考虑到在大客流安检工作中要做好排查人体携带炸药、打火机、管制刀具等危险、违禁物品的工作,另一方面,人体藏毒在当地多发,2014年的一份全国缉毒报告指出,其他地区的缉毒案件数据都呈下降趋势,成都地区却呈反弹的趋势。从报告来看,成都地区一年的毒品量大概占全国的7%左右。2015年,全国报告发生因滥用毒品导致暴力攻击、自杀自残、毒驾肇事等极端案件336起,查获涉案吸毒人员349名;破获吸毒人员引发的刑事案件17.4万起,占刑事案件总数的14%,其中,抢劫、盗窃等侵财性案件7.2万起,涉毒犯罪安检7.4万起,杀人、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案件716起。毒品导致社会财富流失、人性沦丧、道德滑坡,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消极因素,毒品贩运途径很多,其中体内藏毒是主要贩运途径之一。2015年, 根据启路达微剂量X射线人体安检仪在成都火车站的试运行经验,其设备可以有效地查获体内藏毒,减少由于贩毒引起的社会刑事案件。

      据了解,现在安检普遍使用金属安检门和金属安检仪,一般只对金属报警,对像陶瓷刀等违禁品没有效果。而且会造成旅客长时间等待。微剂量X射线设备把安检排查的效率提高了3倍。对此,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周群称:“X射线人体安检设备在我国实际已针对特定人群使用多年。因为对于嫌疑人藏毒及炸药排查,到现在为止这依然是最快捷有效的办法。”

      现在国际市场上安检设备的技术原理包括X射线、毫米波、太赫兹等。微剂量X射线安检仪存在极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毫米波太赫兹安检仪具有一定的电磁波辐射。但从安检的使用效果来看,X射线具有透视扫描的特点,不易受到干扰因素的影响,安检比较彻底。

      “在机场等一些场合,金属安检对人体里藏的可疑物可能会漏检。所以在安检压力特别大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启用微剂量X射线设备?这需要判断形势到底严峻到什么程度,由国家层面判定。”周群副秘书长表示。

      目前在微剂量X光安检标准的制定上,我国和国际上均根据“最脆弱人群最严格保护”的原则制定。即便如此,在反恐形势更严峻的欧美地区,关于安检设备的公共政策往往经历着公众安全部门与环保力量的多方博弈,这一博弈也体现了政策制定者对社会、经济、环境和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如何定义正当性的考量标准,如何权衡整体与局部、利益与损耗,也势必将成为有关部门在新形势下的重要研究课题。